随着紧急空袭警报的响起,短短几分钟内,参与者迅速准备好“人防应急包”,展开紧急疏散,利用有利地形展开隐蔽。5月12日下午,充满紧张感的人防技术大会在中国传媒大学附属中学举行。
5月12日是全国第13个“防灾减灾日”。为了提高在校学生的国防意识和人防技能,提高自救救援能力,朝阳区人防厅、朝阳区教委、朝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和中国传媒大学附属中学共同合作,组织了1年级6个班,共有170名学生举行此次人防技术大会。
此次人防技术大会强调实际体验感,旨在通过比赛形式,通过同学们的灾害,锻炼暂时的自我保护能力。比赛分为个人赛和团体赛,不仅考验参赛选手的反应速度,还考验球队的合作能力。
在应对生化武器攻击的项目中,响起了巨大的声音,现场冒出了浓烟。参赛选手们迅速穿上人防防护服,利用周边器械制作简单的防护服,帮助队友完成“火线穿越”。在迁移过程中,选手们根据安全路线到达指定地点,实施了简单的清洗和防护设备的正确处置。
空袭后自救互救项目中,参与者模拟空袭后受伤的场面,展开紧急救援。参与者简单地将伤员包裹起来,制作简单的担架,将伤员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前后建立临时庇护所,制作净水装置,适当地安置伤员。
团体赛中,参与者展开了空袭紧急避难、应对生化武器攻击、空袭后自救、校园防爆恐怖紧急逃离4个项目的对决。设计此次比赛的人防应急救援教官包军介绍说,经过激烈的角逐,各参赛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达到了比赛的期望。
今年防灾减灾日的主题是“预防灾害风险,构筑安全发展基础”。朝阳区人防务、朝阳区教委在示范中小学实施人防教育,定期开设人防行业、固定课、高生气用,形成人防比较完善的教育课程体系,学生掌握国防知识、空袭疏散、三方保护等50多种人防技术,掌握“了解生生学生人防、师、人防”“135”期间,参加了19次校园师生人防疏散训练,5937名教员,开设了255次人防课程,普及了13920名学生。
接下来,朝阳区人防厅将继续推进朝阳区教委、示范中小学和人防教育,继续进行人防课程,制作一系列人防仪式技术视频,为小学生编制人防仪式,分发给各学校。更多的学生接触学习人群,扩大人群教育的适用范围和普及率。